【讀書會收穫】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

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 

讀書會這個月的主題是《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》-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

一打開看這本書,就發現,彭明輝是個很有智慧,且有遠見的教授,絕對不理盲而濫情,做事情總是一步一腳印去落實,以下,簡述我讀了這本書的感想以及與讀書會成員分享後的心得。


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,絕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,也不會因為單一的事件而救了一個人的一生。


這段文字引人深思,其實回歸自己的生命史,目前在社團是有得到驗證的,如果我被北家童軍團的紛擾逃離、被表演藝術社的創社艱辛打敗、被在中興基服自己的無能打倒、被對救國團的愧疚打敗,相信我在接下創業社營隊總召時、創業社副社長時,我是茫茫然而無所知的,所以我十分認同這個想法。

但其實不是因為我想當社團領導人才刻意累積的社團經驗,純粹只是偶發性的,所以在制定人生方向應該是長遠的生命藍圖,而制定好了,如何去實行?

持續,有衝勁還不夠,如何持續呢?一件有意義且簡單的小事,誰做不到呢?但如何持之以恆呢?

這個想法重重擊中我的內心,因為我面臨到說話不真誠、做事沒信用的下場,雖然只是摯友們的看法,但摯友們的看法往往是最真實且直接的,這讓我思考為何會這樣?是不是滿口大話,但就連簡單的小事卻做不到呢?

 

說要關心朋友,有耐性的聆聽朋友訴苦嗎?即使這件事已經重複十幾次了,還是能維持像剛開始的耐心嗎?

說要改變自己,有自我規律好,清楚知道每天該做不該做的事,而不被外在的誘惑給吸引嗎?

說要改變社會,有持續關心一件重要議題,並且去對這個社會議題付出具體行動嗎?

 

因為自己的實踐力不足,所以自己說話不可能有自信,做事不可能會讓人信任,因為這是嚴重的知行不合一啊!

 

培養(深度)讀好書的能力,這是彭明輝教授的具體方案,我個人很認同,因為讀好書就像和這位聖賢在精神上的神遊,就等於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看到的角度會更全面及廣闊;另一方面則是可以給自己定在那裡,全神貫注不被外務干擾,探索自己內心世界。

 

而我給自己現在到明年年底的目標為,深入了解《論語》《老子》這兩本書,貫穿中華文化精神的兩本鉅著,瞭解自己的思想源頭,會讓我更明白在台灣、在現今的時代,自己該如何自處並且對社會有貢獻,為了讀懂這兩本書,我會一讀再讀、旁徵博引,並且請益自己人生的良師。

 

現在,我該睡覺了,早上還有論語讀書會。

 
 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